昨天有位很難治療被我轉診到醫院處理的鼻竇炎小朋友來回診,媽媽提到生理食鹽水鼻腔灌洗被耳鼻喉科醫師說不要太常洗,會造成中耳積水。 其實,如果在網路上仔細搜尋,大多數的耳鼻喉科醫師還是支持洗鼻子的。
目前的實證醫學對於慢性鼻竇炎的病人(也是最難搞的爛鼻子)持續給予類固醇鼻噴劑跟食鹽水鼻腔沖洗是非常支持的。 對於一般的感冒,急性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給予鼻腔沖洗也有很大的幫助。
多數的文獻都認為洗鼻子很安全,不到10%有不適感。 只要注意洗鼻子的方法要正確,就可以減少造成中耳積水甚至中耳炎的副作用。
1. 洗鼻子時頭要前傾30到45度
2. 洗鼻子時不要同時作吞嚥的動作,因為吞嚥會打開耳咽管,增加水跑進中耳的機率。
3. 洗完鼻子,要把鼻涕及殘餘的食鹽水擤出來的時候,切記不要太用力,否則也會造成耳咽管逆流機會增加。
4. 沖洗壓力不要太大,以氣水式洗鼻器優先選擇,比較不會刺激傷害黏膜。 用水流式的洗鼻子工具要注意不要太大壓力。
結論是,對於自認為鼻子很不好常常吃到抗生素,或是吃了抗生素還是無法解決黏稠鼻涕,只要方法正確,鼻腔沖洗是一個很安全的治療方式。